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

公視 天羅地網大革命 Virtual Revolution - 第二次作業

內容簡介:
        數位媒體迄今帶來的變化中,哈佛創新教育團隊觀察到一個特徵最能捕捉當代青少年的神髓,名之為「APP世代」——他們傳文字訊息,用臉書交友,在Instagram上分享照片,用YouTube上傳影片,也利用各種APP聽音樂、玩線上遊戲⋯⋯APP已串連起青少年每一天的社交、學習與創作。
        沒有人能否認,現今年輕一代的「數位原住民」與數位媒體之間,已形成如膠似漆,甚至牢不可破的關係。但是,APP不僅是高科技玩具,更是數位革命的產物,改變了新一代體驗世界的方式,形成令父母、師長經常憂慮不已的世代鴻溝。
        本書作者之一為「多元智能之父」霍華・嘉納,他曾於80年代提出「多元智能理論」,對教育理論與實務發展影響甚鉅。進入21世紀,嘉納則察覺,當代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與機會,已與過去有極大差異。
        嘉納與數位媒體專家凱蒂・戴維合作,並率領哈佛創新教育研究團隊「零點計畫」,透過與2,000名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訪談,檢視新科技如何影響青少年成長的三個重要面向——自我認同(Identity)、親密關係(Intimate relationship)與想像力(Imaginative power),揭開數位時代前後、新舊世代生活的變貌與數位科技的利弊得失,更提出極具前瞻性的建言:讓APP幫助我們開拓新的可能性(此為APP賦能),而非讓APP限制或決定我們的優先順序、選擇和目標。
        年輕世代的生活已與APP密不可分,禁止或限制使用數位裝置,只會造成彼此的爭吵與隔閡,更無助於孩子面對未來的挑戰與機會。唯有理解,才能給予真正的協助。《破解APP世代》兩位作者結合認知心理學、教育與數位媒體之專長,聯手提出建議,讓APP真正成為激發青少年創造力與無限潛能的跳板!
心得感想:
        手機強化了參與者和社會連結的感受,因此反而降低了從其它管道尋求社會連結的需求。」而這種連結來自於一套演算法,是根據使用者與各個朋友的互動來排名,再決定動態消息的擺放優先順序,讓使用者看到更多排名頂端的朋友動態。也就是說你能看見的訊息其實不太是真的,而是被挑選過的訊息。
        「在教育上是一種一體兩面的雙面刃。」不可諱言地說,現今的世代多屬於網路普及的世代,而學習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多樣化,許多的課程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傳播,例如在台灣很多大專院校所推行的磨課師計畫,讓學生甚至是成人都能夠透過上網學習。師生能夠交流並且即時的參與學術討論。
          攝影上或是作曲、做影片上,智慧型手機透過不同軟體app,能夠將許多以往定位較為高級的藝術,或是創作,簡單化操作,形成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流動,這可以促使大眾創作,並且透過分享觸及更多人。
          這些內容,多半仰賴資訊載具以及網際網路,才能傳播,載具包括筆記型電腦、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等。有了許多的資料,但是如果缺乏質和量的相互配合,學習將出現困難,形成空有資料,卻無法好好陳述,反倒會成為學習的一種障礙。
          
更值得討論是這些內容的取得需要仰賴很多資源,例如載具和網路以及正確使用的觀念。相較於都市的資源,可能會造成城鄉之間的數位落差。而這些資源很有可能變成僅供菁英宰制的玩物。
        在這App世代,有許多學者提出「孤獨感上升、同理心下降」現象。如果我們不置身於人際風險中,就無法與人建立真正的連結(孤獨)。倘若我們沒有與人產生真正的連結,就無法設身處地為他人想(同理)。
       如果「巴別塔」的故事是真的,那麼人即將在數位時代裡,少了現實生活溝通的語言。突破的方法,應該就是出去走走,別帶3C和朋友們互相聊天吧。




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

天羅地網大革命 影片心得

          Facebook(臉書)創辦人馬克‧祖克柏將臉書定義為,人們透過此工具分享資訊、文章、照片或社交活動,達成聯繫朋友目的。在運用這個網路社群工具時,可藉由虛擬的網路介面,建立起人與人之間大規模的真實聯繫,而臉書的影響力跟價值,也隨著連線朋友人數愈多水漲船高。

          普遍認為臉書首創的「即時狀態更新」功能,是造就臉書使用者快速成長的重要關鍵。網路社會學家表示,「即時狀態更新」符合了「資訊迴圈」的概念,亦即在臉書 上的人際網絡中,朋友的訊息更新會即時傳遞到彼此頁面上,不需要到別人的網頁,只要在自己的網頁上,就可以看到這些動態訊息更新。這種訊息不斷送出與反饋 的循環機制,即形成了資訊迴圈,也增加了該社群工具的網站黏性。

        然而,人們是否因為這樣新型態網路社群工具的出現,而改變了人們在真實生 活中的社群規則?BBC製作探討網路世代社會現象的記錄片《天羅地網大革命》,片中訪問牛津大學靈長類權威─羅賓鄧巴教授(Robin Dunbar)。鄧巴教授在1992年發展出一套公式,可以預測靈長類在該社交群體中,所能建立緊密聯繫者的上限。該公式在不斷的驗證之後,所得出的結果 可信度非常高,因此該數值被稱做為「鄧巴數」(Dunbar's number)。
        根據統計,臉書上的平均好友數為130人,低於鄧巴數的150人,顯然在網路科技構成的社交網絡中,仍舊符合實體社會中的自然法則。臉書內部的社會學家在分析後甚至表示,臉書上每天互動的好友數出乎意料的少,通常只有約五至六名。